关灯
护眼
    法学院。

    居然也参与进来了?

    这倒是陈牧没有想过的。

    陈牧在相关的话题里,搜了一下起诉书。

    居然真的搜出来了不少的起诉书。

    陈牧粗略的看了几个,写的都中规中矩。

    真正让陈牧感兴趣的是。

    法学院的这群学生,不知道是不是约好的。

    尽管为陈牧写上诉书的学生,能有上百号人。

    可这上百号人,在上诉书中,写到的最终诉求,居然出于意料的统一。

    只有两种。

    要么赔偿陈牧两万元,要么拘留几天。

    “你们学校的这群学生,很懂啊!”

    陈牧身边。

    和陈牧一起浏览热搜的帽子叔叔,看到这些《起诉书》后,也忍不住有些咋舌。

    对上陈牧投过来,有些疑问的神色。

    帽子叔叔也不吝解释。

    “按照现在互联网舆论的传播度,只要你签字了,打赢官司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。”

    “在很容易打赢官司的前提下,他们提出的诉求,基本上是揪着这群键盘侠的痛点打。”

    “两万块这个数额,可执行度很高,对于一些收入不算高的人,其实已经算是一个足够他们心疼好几年的数额了。”

    看着陈牧若有所思的模样。

    帽子叔叔忍不住继续补充了两句,“其实很多的网络暴力受害者,在起诉的时候,都会在赔偿金额上,写下一元钱这个数额。”

    “很多受害者都只是想要一份公正,又害怕其他的键盘侠说自己为了钱。”

    “但实际上,很多能被起诉的键盘侠,基本上都是惯犯了,一块钱这个金额,对于他们来说更是不痛不痒。”

    “基本上道歉结束没多久,他们换一个社交账号,在互联网上还是一样的嚣张。”

    陈牧没有深思对方说这些的用意。

    倒是非常认可对方的说法。

    尽管现在互联网已经开始强实名了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。

    较真的人并不多。

    真的会因为互联网上的几句口角,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人,也不多。

    偶尔有几个这种“特立独行”的人,即便是胜诉了,也很容易陷入新一轮的舆论。

    被打上斤斤计较的标签。

    “还有那个拘留几天的诉求,也很有意思。”

    “按照现在的法制法规,一旦被拘留了,都是要计入个人档案的,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后代……”

    对方的话还没有挑明。

    可陈牧却知道是什么意思,虽说没有明文规定,会影响政审。

    但如果未来考公,或者是争取其他的工作机会时。

    有两个各方面条件,都差不多的选择,选人的公司肯定会更倾向家底干净的那位竞选者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。

    陈牧有了想法,垂眸给海城大学法学院的某位教授,发了条消息。

    后续陈牧便没有继续关注互联网的消息了。

    陈牧这边到警局刚做完笔录。

    刚好碰到砸门那人的家属,在警局门口,试图闹事。

    陈牧站在一边听了一会儿。

    便了解了一个大概。

    砸他门的人叫牛景立。

    牛景立早年曾有个女朋友,两个人恋爱期间非常恩爱,后来牛景立和女朋友坦白了自己那方面不行的事。

    当着他的面。

    女朋友表示自己什么都不介意,可没过几天,对方就人去楼空。